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

您好!我是地球小匠

您好!我是地球小匠

感谢关注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

感谢关注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

祝您今天能有个好心情呢!

祝您今天能有个好心情呢!

梭罗沟矿山初访记
发布日期:2024-08-22 浏览次数:61次 字号:
       8月15-19日,区调队队长冯希尧带队,深入梭罗沟矿山一线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检查安全环保工作并慰问一线干部职工。我作为检查组其中一员全程参与,感受颇多,与大家分享。
 
合影
 
       700多公里,是一天半,是海拔500米到4000米,是几代区调人的光荣与梦想。
       笔者从未踏足这片土地,但因曾数次采访梭罗沟金矿的发现者、开发者,对这个经由区调人揭开神秘面纱的高原至宝,一直有着朦朦胧胧的印象和难以名状的情感。随着此次检查工作不断深入,所有感觉都具象化了。
       8月15日早晨七点,检查组一行从区调队出发,经由高速路转国道,傍晚六点半到达木里县城。十多个小时的车程,大家非常疲惫感,吃了晚饭、安排好工作,大家就各自休息了。县城海拔约2200米,大家个人差异很明显,我的感觉尚可,但是同行的龚自仙已面如菜色。
 
沿途风景照
 
       第二天早晨七点再次启程,车辆在淅淅沥沥的雨中艰难前行,未经硬化的路面伴着雨水,时不时出现的坑洼让行驶的车辆跌跌撞撞,车内人员也跟着东摇西晃,高反伴随着晕车,有些初次到访的同志开始觉得身体不适。此时的我,除了感觉很颠,一切如常。
       一趟“山地越野”体验了四小时,一行人终于达到此行目的地梭罗沟金矿。这里悬挂着许多标识标语,印象最深的就是“海拔高,境界更高”、“缺氧不缺精神”,无不彰显着高原矿山的独特之处——地质条件较差、切割深、气候环境复杂,山路泥泞难行,错车困难。我能明显感受到氧气稀薄,说话、行走有些吃力,开始主动放缓脚步。
       此时此刻,梭罗沟金矿生动地出现在我面前,一时间百感交集。作为技术员,我曾绘制过梭罗沟某矿体的勘探线剖面图;从事宣传工作,我写过很多关于它的故事,加之我的丈夫还在这里挥洒过多年汗水,因此对它的由来与发展可算了如指掌。回想起1998年区调队发现梭罗沟金矿开始,二十余年披沙沥金,几代区调人在这里贡献了热血与青春,让它从一个“躺”在资料上的重砂与分散流异常,打破桎梏以“四川省最大的岩金矿床”示人,最终孵化成为了“四川黄金第一股”,内心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心潮澎湃,眼眶不经意间湿润起来。
       尽管之前与梭罗沟结缘数次,但都犹如雾里看花。我想这次,我才算真正结识了它。
 
在海拔4059米留影
 
       姗姗来迟的高原反应
       到矿山的第一个白天,我一切如常,跟随领导同事们完成了既定工作任务。听着早几天到的同事告诉我,前几天一般都睡不着,我没太当回事。当时心想,可能我运气好,这次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。可打脸时刻很快到来。
当晚,在海拔3800米高的梭罗沟矿山驻地,我在宿舍床上辗转反侧到天亮,尝试了各种姿势都无法睡着,抱着制氧机吸了一晚上。第二天一早体验了头重脚轻、心慌胸闷、恶心反胃的高原反应,在执行检查慰问工作时明显力不从心。强忍着难受,走完了上午的行程。吃过午饭之后,头开始胀痛,走两步就需要喘两口气。同事看我状态太差,接过了我的任务,喊我回宿舍躺一会儿。
       我返回宿舍喝了一支葡萄糖,又抱着制氧机吸起来。胸闷的感觉很快得到缓解,但是吸氧又产生了新问题。当地本身就比较干燥,氧气对着鼻孔吹加剧了鼻子内的干燥程度,我轻轻打个喷嚏,鼻血就顺着流了下来。而且不知是否高原的缘故,止血的时间明显漫长了很多。
       这一系列遭遇让我有点气馁,我本身是地质专业技术出身,结果折戟矿山,说情绪无波动是不可能的。在宿舍休息期间,我给正在松潘出野外的丈夫打了个电话。
       我说:“我的身体好像真的不能适应高原,还好我改行了,不然可能什么工作成绩都做不出来。”
       他倒是安慰我:“那是因为你太多年没出野外了,常年出,身体会适应的。”
       我提炼到了,关键词是“野外”和“多出”。
 
与同事龚自仙一起参观住宿区
 
       “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,下去调研全是办法”
       “总部工作人员只坐办公室,是做不好管理服务工作的。如果身体条件允许,要在矿山住一住、看一看。”去之前,冯队对检查组成员提了要求。管理服务工作不能是闭门造车,如果不了解服务对象,无法由内而外做好服务工作。
       山上工作结束的时候,已经是晚上7点多,我们一行人开始下山。没有休息好、道路坑洼太多加上高原反应,4个小时的车程,我一直在同头痛脑胀、恶心呕吐作斗争。晚上11点到达县城时,我的肠胃已经完全空了,整个人感觉踩在轻飘飘的棉花上。
       “难受吗?”冯队问。
       我答难受。
       他笑说:“这就是野外工作!以后要多到野外看看,多了解一些野外工作生活,多宣传一下野外工作者,多写一点他们为国找矿的故事。”
       我重重地点了点头。体验了这样一段经历,我深感地质矿业从业者的不易,也更深刻明白了管理服务工作和野外一线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性。
       我的笔下,区调人、黄金人的故事,还将继续……(党委办公室 李晶)
 

热点资讯